作者:谭一泓 ■ 见习记者 倪思洁 来源: 发布时间:2014-7-30 16:46:3
| ||||
2014年4月的最后一天,国内第一部黄芪专著交稿。作为这本专著的主编之一,立博体育在线:工程院院士孙燕对付梓满怀期待。他说:“这部书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既有现代医学方法,又有对古代医学的传承,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将会产生影响。”
这部书是孙燕与北京京卫燕康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以院士工作站为纽带培育出的成果之一。
孙燕常年从事肿瘤内科的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身兼立博体育在线:癌症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WHO癌症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数职,早已是内科肿瘤领域的泰斗之一。回忆起自己与药企合作的半世情缘,孙燕的心中感慨万千,这其中,最令他感慨的是以院士工作站形式的合作。
“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立,让我更有动力了。”在接受采访时,孙燕说出了肺腑之言。
悬壶济世“文革”路
2012年新春佳节前,孙燕在甘肃定西拿了个奖——“‘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特别奖”。这个“感动甘肃”奖,让孙燕很感动。
这份感动,要追溯回“文革”时期。
1970年春天,依照关于医疗卫生改革的“626指示”,孙燕带着全家人落户甘肃定西。就在这片当时穷得出了名的山区,孙燕却收获了快乐。
与一些扎根定西的医疗工作者一起,孙燕被安排在定西地区医院工作。回忆起往事,孙燕感慨地说:“那时,我们利用所学的知识,成功抢救了很多危重病人,很快就融入到定西了……”
当时,有一位一个月左右的孩子染上了严重的肺炎,送到医院时,连呼吸都没有了。在孙燕的努力下,孩子愣是被救活了。为了感谢孙燕,孩子的父母将孩子改名“敬燕”。30年后,为年过八旬的孙燕颁发“感动甘肃”奖的,正是这位曾在孙燕手中起死回生的孩子。
在定西,孙燕收获的不止是这份因悬壶济世得来的感恩。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贫困的山区,竟有着富裕的黄芪资源。看着珍贵且药效极好的黄芪被药农们成担成担地以柴火价出售,孙燕的心里倍感惋惜。
于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孙燕就作出了与药企合作的决定,最终与甘肃扶正药业联合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纯中药抗肿瘤药物——贞芪扶正冲剂。
一片痴心寄黄芪
1979年,作为我国第一批访问学者,孙燕被安排到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工作。不过,这让孙燕觉得有点“吃亏”。他回忆说:“我一直是在做临床工作,临床工作经验是很丰富的,因此,连他们的教授都要请我去做客座教授。” 恰值此时,时任立博体育在线: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的吴恒兴访问美国,带了6种中药,其中就有黄芪。于是,孙燕就在美国作了黄芪等中药的研究。说到这里,孙燕笑了,他说:“实际上也让美国学者认识到了中药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此后,孙燕还以黄芪为主原料,研制出固元颗粒。正是这个第二代的、纯度较高的药物,促成了孙燕与京卫医药科技集团以院士工作站为纽带的结合。
医者仁心。对于孙燕来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对病人爱莫能助。“有的病人到我这儿来之前,吃的是乌七八糟的药,钱都花光了,病却拖到晚期。我能怎么办?我不是慈善家,也没有那么多资本去救他。这让我心里很痛。”孙燕感慨地说,“我们掌握着科学前沿的知识,希望能够通过院士工作站帮助企业走正道,开发出最好的药,治病救人。正道发展了,邪门歪道就没有路了。对老百姓来说,也避免了上当受骗。”
初衷只为育桃李
与京卫燕康研究所以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形式开展合作,并非孙燕参与的第一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他接触的第一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是河南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的院士专家工作站。
上世纪60年代,这所医院里的博士生导师还属于稀缺资源。当时,郑州大学为了多培养高水平博士,聘请孙燕做客座教授。
郑州大学附属医院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后,孙燕自然成了驻站院士,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动附属医院肿瘤专业的成长,帮他们培养博士生。
85岁高龄的他微笑着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已经培养出了自己的博士生导师,我现在的工作就是每年在学生答辩前去一两次,同时给院里的肿瘤工作提一些建议。实际上他们绝大多数肿瘤专业的人都在我这里进修过,都是我的学生,所以我就可以把我们的经验,不断地传承下去。”
与在郑州大学附属医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工作不同,在北京,借助京卫医药科技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孙燕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科研上。5年来,孙燕与京卫医药科技集团联手,成功开展了抗肿瘤临床免疫学研究,获得了获取生物技术多肽及单体药用研究等多项成果。
院企携手共发展
“从国家政策来看,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上下是通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是相结合的。过去,我们看不起药厂,但现在,我们要帮他们走正道,让大家高水平地结合。”孙燕说。
贞芪扶正冲剂、贞芪扶正胶囊、扶正女贞素、固元颗粒……孙燕研究出的许多中药制剂获得了专利,并保持畅销势头,其中贞芪扶正胶囊和颗粒被纳入了我国基本药物名单。
在孙燕看来,这与“产学研”的结合有密切关联。由于经常跟药厂和病人“打交道”,成果转化并未对他造成困扰。他表示,“我的研究成果很容易就能转化成实践的成果”。
孙燕说:“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立,让我在成果转化方面更加有动力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它是一个正式的机构,有明确的目标,让院士能更好地发挥他的作用,我的工作也名正言顺了。” ■
在孙燕看来,“院士工作站”的形式是两个“中央精神”结合的成果。
“一个是国家开始注意创新了,将创新作为发展的重要部分,另一个是工程院开始鼓励院士与企事业单位的结合了,注重把科研成果转变成生产力,呼吁科研人员不要整天窝在实验室里工作,要真刀真枪地去做。”孙燕说。
孙燕希望院士工作站的工作能够推进得更快一些。他说:“到我这个年纪,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磨蹭了,我希望能快点出成果,能让我看得见病人用上我的药。所以我觉得院士工作站应该加强、扩大,再多些人才投入。”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4年7月刊 风采篇)
|
||||
发E-mail给: | ||||
| 打印 | 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