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红伟 熊春文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5 13:52:6
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任重而道远

 
农业科技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实现小康的核心要素,但是当前的农业科技推广却陷入“网破、线断、人散”的困境,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高校,尤其是涉农高校是农业科技的主力军,掌握着农业科技的前沿技术,拥有众多科研成果和技术专利,还有庞大的人力资源队伍,在科技服务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了发挥高校的优势,解决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困境,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建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探索以高校为依托的科技推广新模式,积极服务三农发展。
 
当前,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可谓如火如荼,但是如何有效地建设好,对于各高校来说还是一项新任务,还需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
 
遵循大学的组织特性
 
大学是不同于企业和政府,具有明显独特性的社会组织。它的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科研和社会服务是其后发衍生出来的社会职能,最终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同时,大学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教授们主要忙于自己学术共同体的事情,而不完全唯校领导马首是瞻。所以,高校要想建设好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服务好三农,必须要深刻理解和遵循大学独特的组织特性。
 
首先,高校在服务三农时不能舍本逐末,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而必须要借助服务之机来锻炼学生,既能达到服务三农的目的,同时也能实现培养人才的使命。
 
其次,高校不能通过行政命令的方法来要求师生搞三农服务,而是要创建积极的引导机制,使广大师生从三农服务的过程中得到有利于科学研究和学生自身发展的收获,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到三农服务中来。
 
获得领导重视和支持
 
依托高校开展“三农服务”不容易,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社会服务是高校的衍生功能,即使高校不参与社会服务,只要把学生培养好了,也会得到认可,也有立足之地。
 
第二,现在对高校的评价往往以论文、项目、经费多少论英雄,使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加边缘化。
 
第三,高校开展三农服务带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不能以营利为目的,这就客观上影响了高校开展三农服务的积极性。
 
要想突破上述障碍,获得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就更加重要了。如果没有校领导的重视和推动,开展服务的各种资源就无法调配,激励和引导师生积极参与三农服务的制度和政策就无法实施,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现在很多高校虽然建立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但是学校并没有列支固定的预算给予支持,一些鼓励师生参与三农服务的制度和政策在学校层面也得不到通过,致使相关工作举步维艰。
 
发挥高校优势
 
高校在三农服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是有良好的师资,这些研究者掌握着农业科技的最前沿,而且有很多研究成果和技术专利可供推广应用。
 
其次,高校还有数以万计的学生,他们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技术推广人员。学生们不仅需要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还需要到生产一线去了解生产问题,以滋养他们的认识,反哺他们的学习和科研。庞大的学生群体无疑是可以进行很好技术推广的人力资源。总之,高校的科技服务优势明显摆在那里,能不能用好,则要靠学校领导层的意愿和智慧。
 
筛选合作服务伙伴
 
一个完整的服务过程有两个端点,一端是输出方,另一端是接受方,服务质量的好坏要取决于双方的积极配合。双方既是一种服务关系,也是一种合作关系。
 
高校是技术输出方、信息传播方、提供服务方,而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户则属于技术获取方、信息接受方、被服务方。如果高校只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服务工作肯定搞不好。
 
因此,在合作过程中一定要选择那些意愿强烈、积极性高、主动性强的合作服务伙伴。高校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把有限的资源送到那些有急切愿望想要得到服务和帮助的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户手里。
 
双赢多赢方持续
 
高校搞三农服务,必须是高校和被服务方双方共赢才能可持续。说的更具体一点应该是高校、老师、学生、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户多方都要共赢才能可持续。如果高校的政策不能激励师生投入到三农服务中去,或者师生在三农服务的过程中在学业和科研上没有任何收获,那他们参与的意愿和投入的热情就会大打折扣;同样,如果被服务方从服务过程中没有得到太多的实用技术、没有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那他们配合的程度也会降低。
 
所以,只有几方在共同意愿的驱使下,在良性互动的过程中都有收益,各得其所,这种服务才能真正走向可持续,发挥更大的功效。
 
科技部、教育部明确指出,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行动,是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要想全面实现上述战略意义,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作者均来自立博体育在线:农业大学)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4年12月刊 观点)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