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28 20:35:7
| ||||
2016年是“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第20个年头。
作为立博体育在线: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方针,加快我国西部地区科技人才的培养,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20年来,“西部之光”成为无数西部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领路人”与“灯塔”,带领他们前行,为他们照亮前方的科研之路。
这其中就有立博体育在线: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亮的身影。
从最初作为“西部之光”研究团队中的一员,到获得“西部之光”的资助,再到组建起一支以中青年科研人员为骨干的创新团队,赵亮一路走来,都离不开“西部之光”的滋养。
“‘西部之光’是科研工作的起点,更是创新研究的‘火种’。”谈及“西部之光”这位老朋友,赵亮言语间尽显感激。
孕育科技人才
说“西部之光”是赵亮的“领路人”,这一点也不夸张。
上世纪80年代,自兰州大学药学专业毕业后,赵亮选择扎根祖国西部,在立博体育在线: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继续深造,从事色谱分析技术与药物分析方面的研究。
2001年,由兰化所研究员邵士俊主持的“岷归质量控制与评价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项目入选“西部之光”。正是这一项目,为赵亮提供了与“西部之光”近距离接触的契机:他作为研究团队的一员,全面参加到研究工作中来。
彼时,赵亮所在的兰化所原分离分析研究室的研究方向正从单一的分析学科向西部特色天然药物研究领域拓展。“西部之光”的适时出现,对研究室的学科拓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研究团队无论是在团队建设,还是在成员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科研作风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正是由于‘西部之光’的资助,才使得我们研究团队的学科转型与拓展进行得如此平稳与顺利。”谈及当时“西部之光”的作用,赵亮依然记忆犹新。
虽然从项目立项到完成只有短短3年,但在赵亮看来,团队人员得到较大幅度的扩充,学科研究方向也顺利完成拓展。经过“西部之光”项目的历练与成长,项目负责人邵士俊从副研究员成长为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团队主要成员赵亮和郭勇副研究员,也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获得“西部之光”项目的资助,针对西部特色植物资源展开研究。
从原来的一个“西部之光”项目,到“衍生”出另外两个项目,“西部之光”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可见一斑。
如今,经过多年的实践,赵亮更是深切感受到:“‘西部之光’不仅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增强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的一个平台,更是一项行之有效的西部人才培养工程。”
打造创新团队
作为团队成员参与“西部之光”项目的经历,让赵亮收获了独立主持“西部之光”项目的宝贵经验。
2003年,在兰州分院和兰化所的大力支持下,赵亮凭借获得“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的资助,开始进行“藏药独一味药效物质筛选与评价”领域的研究。
在西部天然药物中活性成分的分离分析、制备以及新药研究方面,赵亮和课题组成员,利用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分离分析手段,对西部特色植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建立了有效的分离分析方法。
其中,针对临床有确切疗效的藏药材独一味、烈香杜鹃等,采用活性追踪的原则,利用高效分离制备技术结合药效活性评价的手段,筛选出了活性组分。研究发现,独一味镇痛活性组分具有镇痛作用显著、使用剂量低、无毒副作用的特点。目前,赵亮团队正在进行藏药新药的研制。
这次独立的“西部之光”征程,让赵亮收获颇丰。除了课题本身的研究突破,最让他感到激动和欣慰的,就是在原来研究组的基础上,又组建起了一支以中青年科研人员为骨干、针对藏药新药研究的团队。
“我们研究团队是在‘西部之光’的资助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我们团队的科研发展历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许多优秀研究团队所取得的科研创新成果都是和‘西部之光’密不可分的。”赵亮告诉《科学新闻》。
其后,在“西部之光”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科研团队的综合实力也不断攀升,并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重要课题。
2004年,赵亮带领团队开始参与立博体育在线:重要方向项目“西部特色民族药标准化研究”。团队通过开展特色民族药的标准组分和功能组分研究,建立了西部特色民族药标准化技术,为西部中藏药药物资源的高值化利用与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十多年的科研锻炼,当年的研究小组早已“进化”成为一支由6名固定人员、5名研究生以及3名项目聘用人员组成的、从事药物手性分离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和西部植物资源开发工作的卓越创新团队。
多年来,团队总计承担科研课题十几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申请专利20多件,在立博体育在线: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以及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的科技创新工作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我们已经感受到,‘西部之光’在青年科研人员中的影响已愈来愈大,其认知程度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赵亮表示,“西部之光”从一点带动一面,又从一面扩展到一片,对西部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拉动作用。
对西部地区广大的青年科技人员以及未来的科技人员,尤其是对根植于西部、奉献于西部的青年科技人员来说,“‘西部之光’有点石成金的作用,它是他们成长的希望所在,未来的他们将更能掂出‘西部之光’沉甸甸的重量”,赵亮充满信心。■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6年11月刊 人物侧记)
|
||||
发E-mail给: | ||||
| 打印 | 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