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记者 廖洋 来源: 发布时间:2020-9-13 6:37:43
| ||||
把海洋建设成人类获取优质蛋白的巨大“蓝色粮仓”,这是我国几代海洋科学家的梦想。海洋所研究员杨红生及其团队就是引领的逐梦人。 数十年来,他们探索海洋生态牧场的构建原理,研发牧场建设的装备设施,建立生物资源养护技术,构建“互联网+生态牧场”生产体系。以山东莱州湾为代表的生态牧场建设进展迅速,如火如荼,实现了生物资源量倍增,有效修复了渔业水域环境,有力保障了海产品品质。
缘起:海洋农业 路在何方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开展对虾增殖放流。80年代末,开始规模化增殖放流。2006年,国务院发布《立博体育在线: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全国沿海各省市纷纷行动起来,积极组织开展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和人工鱼礁建设。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沿海已从北到南建设了一系列以投放人工鱼礁,增殖种植海草和海藻,底播增殖海参、鲍等海珍品,增殖放流鱼、虾、蟹和头足类等为主要内容的‘海洋牧场’。”杨红生介绍。 进入21世纪,杨红生及其团队开始了黄渤海主要典型海湾的实地调研。 他们发现,一方面捕捞船只急剧增加以及渔业捕捞的不规范,使得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许多物种早已无法形成渔汛。原先一网下去鱼满仓的盛况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枉跑百里的空仓而归。 另一方面,由于渔业装备机械化水平低,养殖整体装备和关键技术仍较为落后,海参、鲍鱼等底播养殖生物存活率低且采捕难度大,仍然依靠人工采捕。在收获季,海水寒冷刺骨,只有2℃~3℃,潜水员在十几米甚至三四十米水深的昏暗海底作业,潜水衣里面仅穿一层薄棉衣御寒。潜水员极易罹患关节炎、减压病。 “很明显,传统模式的海水养殖业已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现状的要求。海洋农业的出路到底在何方呢?”杨红生将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带领团队日复一日地思考着…… 杨红生选择向前辈“请教”。当翻阅学习到海洋所前所长、我国海洋农业奠基人曾呈奎院士的文章时,他发现了老一辈海洋人早在1965年就提出了“海洋农牧化”的设想,提出在海洋中通过人工控制种植或养殖海洋生物的理念和海洋中“牧场”的战略构想。这时,他心中点亮了一片光——海洋牧场!
责任:科学规划新牧场
杨红生团队始终践行“科技报国、创新为民”科技价值观,坚持“三个面向”,坚持探索,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工作的创新发展。 2011年的冬天,团队收到了来自莱州一家公司的邀请,希望双方合作,共同建设先进的海洋牧场。团队众人兴致勃勃地乘车来到了莱州的海边,下车往前一看,却看到前面一片坑坑洼洼的泥地。呈现在团队眼前的,与其说是公司,不如说是工地——到处是在建的砖墙、施工的脚手架和运送石块的卡车。 团队当即向这家公司指出,如果无序盲目开发,可能对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必须科学规划,先做环境调查。 科学是严谨的,这一调查就是扎扎实实的半年。半年中,团队对公司16万亩海区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结果表明,符合建设条件。团队随即提出建立以“生态优先、陆海统筹、三产融合、四化同步、创新跨越”为核心理念的现代海洋牧场。 现代海洋牧场制定了相应的投礁策略,随后运用旁扫声呐探测、三锚定位法等技术手段将礁体按照规划整齐有序地投放到海区。海区投礁建设的同时注重陆海统筹。 时光荏苒,转眼快4年,当初泥泞的渔业公司早已摇身一变,成为功能完善、耳目一新的现代化海洋牧场。 更令人欢欣鼓舞的是,2015年10月,这里作为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基地,迎来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的视察。汪洋副总理高度肯定了海洋牧场建设取得的成绩,同时向杨红生提出了 “养殖是否会影响环境”的疑问。 杨红生郑重解释道,海洋牧场建设首先要体现生态优先原则,海洋牧场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其发展有赖于健康的海洋生态系统。必须重视生境修复和资源恢复,根据承载力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这是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可以兼顾环境与养殖,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听完杨红生的解释,汪洋副总理放下心来并强调:深耕海洋,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海洋渔业发展之路。 团队坚定了建设海洋生态牧场、打造生态“蓝色粮仓”的发展目标。此后5年,团队组织制定了山东省地方标准《海洋牧场建设规范》,出版了《海洋牧场构建原理与实践》《海洋牧场监测与生物承载力评估》等海洋牧场相关专著。
创新:由海及岸 陆海统筹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改变资源保护和利用方式是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的根本。 “我国海洋农业亟待第三次飞跃,向工程化、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迈进。”杨红生明确表示,陆海联动推进海岸带生态农牧场新模式的研发和产业化,通过盐碱地生态农场、滩涂生态农牧场和浅海生态牧场的“三场连通”建设,实现从“海洋牧场”到“海岸带生态农牧场”的新跨越。 杨红生团队出版专著《海岸带生态农牧场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亟待查明陆海生态连通性的影响机制和调控途径;因地制宜地开展盐碱地生态农场、滩涂生态农牧场和浅海生态牧场新设施、新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应用,研发现代海岸带生态农牧场环境保障与预警预报平台,建成陆海联动的现代化海岸带生态农牧场。 此外,团队创建了“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渔户”相结合的“泽潭模式”,降低了我国广大渔民的养殖成本,减少了养殖风险,实现了渔民收入与企业发展同步提升、海域生态与产出效益同步改善,大幅提高了牧场生产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带动了海岛旅游、休闲渔业等相关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杨红生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在海洋牧场、深远海智慧渔业、海上风电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波浪能等清洁能源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国民膳食结构、保护近海生态环境和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将海洋牧场、深海智慧渔业与海上风电、波浪能发电、休闲旅游等清洁能源相结合,探索出“渔能融合”“渔旅融合”等发展新模式,可以实现清洁能源、休闲旅游、安全水产品等的同步高效产出,海洋科研、产业空间的同步拓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耕海牧洋的杨红生团队及其成果先后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立博体育在线: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10余项省部级奖励,并入选“立博体育在线:科学院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科技成果”,创新支撑了我国海洋牧场的建设和发展,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科学价值的有机统一。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20年8月刊 硕果)
|
||||
发E-mail给: | ||||
| 打印 | 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