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艳丽 来源: 发布时间:2024-3-16 14:5:43
| ||||
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发生频率高,所造成的损失占全部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气象科学已成为一个高关切度的主题,气象科普传播也比以往更受科学界、传媒界的重视。面对融媒体发展的势与式,应畅通气象科普传播渠道、运行机制,打通线上与线下、虚拟和现实,融通科技精神、人文精神,着重把握好实践策略与实现路径,以提升气象科普传播的科学普及力、创新驱动力和价值引领力。
把准融媒时代气象科普传播特征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在“不设防的农村”和“高风险的城市”并存之势下,让全社会了解气象灾害机理、类型、特点,增强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掌握气象灾害避险自救技能,提高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和治理能力,已成为通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道路上的一道“必答题”。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新带来的“信息爆炸”与科技大发展下的“知识爆炸”双重叠加,常常使得一部分公众看不懂趋势、辨不明方向,易受错误、失实信息误导,盲从于无序舆论一哄而上。 例如,在2023年12月的一场大范围区域性降雪后,“河北的人工增雪崩到了山东、河南”的说法甚嚣尘上。把人工影响天气渲染得神乎其神,这严重脱离了科学和事实。因此,无论从公共管理还是公众利益的角度出发,都急需借力科普传播,将人们带离片面代替全貌、主观先于客观、定论早于终结的“后真相时代”困境。 立足气象事业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的定位,气象科普传播的发力点亦应随新时代我国科普工作布局做出一些调整,从解释“是什么”的“知其然”知识传授阶段,切换到“为什么”的“知其意、明其理”的价值引领阶段,满足公众对获取深度科学知识、先进科研进展的需求。因而,亟待通过加强气象科普传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引导公众理解气象科学、认同气象理念、善用气象知识,从而为参与气象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种下“蒲公英”,以实现更持久、更深层、更稳定的科普价值功能。
优化“科技与人文”相融互促的实践策略
优化产品策略,增强气象科普内容原创性供给。传媒界历来倡导,受众在哪里,我们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气象科普产品创作,包括刊载于大众媒体的图文视频、科普活动的宣传品、科普展馆的展品展项等,都应竭力促成科学家所知的与公众欲知的、有用的内容深度链接,注重主题交叉延伸、应用场景构建,增进气象与环境、气象与健康、气象与农业等跨学科、跨领域知识的挖掘呈现;发挥科普产品原创者、传播者“高级翻译”的作用,注重科学性、趣味性、通俗性相统一,真正做到“科味”足与“普劲”足的相融相契。 青海虫草采挖季雷电灾害防御科普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每年的6月至9月,青海南部牧区虫草采挖与雷电高发时段和区域高度重合。2000年以来,这一地区共发生雷电灾害84起。气象科技工作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结合气候特点和牧民生产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了汉藏蒙文版《农村牧区雷电灾害防御手册》、藏汉双语版《虫草采挖季防雷减灾手册》、藏汉双语版《虫草采挖季雷电灾害防御》动画片,教会牧民如何获取气象信息、躲避雷电风险。该地区2023年雷击发生数、因雷击受伤人数、因雷击死亡人数实现“三降”,气象科普内容质效经受住了实绩检验。 基于受众生活场景,“立博体育在线:天气”品牌下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在气象科普产品的可视化、趣味性方面做了诸多有益探索。近三年来,其主导或参与研发了70余种天气类生活预警地图,如秋裤预警地图、蚊子预警地图、冻哭预警地图、冰淇淋地图等,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优质产品是气象科普传播最核心的竞争力,必须下实功抓原创。 优化组合策略,倡导创新气象科普跨界形态。“跨界”“破圈”作为流量密码的力量已经为大众所熟知,在气象科普传播领域也不例外。当下宜鼓励气象科普传播进一步构建叠加教育、文旅等界面的新格局、新业态,尝试搭载更具影响力、更富创新性的技术手段、平台甚至“现象级事件”,以实现组合倍增效应。 气象科普传播中确有一些反响较好的实践。在台风、暴雨高发的广州,其标志性建筑“小蛮腰”曾作为播发气象预警信息的预警塔、搭载观测设备的立体观测塔、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的科普教育塔加以利用,为气象话题积聚人气,提升传播热度。2022年,大洪山建成湖北首家气象科普研学基地,经过近两年的孵化,成功打造出集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和户外体验于一体的研学课程,吸引了大批周边城市的中小学生,气象与文旅产业融合之势稳步兴起,拉开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收的一角。虽然目前尚未达到火热“破圈”的效果,但不失探索的可贵。 当然,科学严谨性始终是气象科普传播的生命所在,组合对象选对了、内涵定准了就是在做加法甚至乘法,选偏了则可能大大减分,甚至引发负效应。因此,把握好跨界组合的边界感至关重要。 优化体验策略,兼顾诉求满足与价值引领。所谓用户体验,既包括深度参与互动形成的观感体验,也包括身心投入带来的心理、精神体验。新技术的引入,让公众在获取气象知识时,从运用视觉扩展到了肢体、语音操控,如在科普馆借助声光电、增强现实技术体验台风登陆时的风雨影响,实现多感官调动和体感优化。大数据时代,要用足“人找信息”和“信息找人”的辩证思维,既要满足公众的科普诉求,又要创造需求、引领需求,用创作蕴含的价值观强化感染力、引导力。 在重视科普实用性的基础上,《立博体育在线:气象报》结合社会关切,强化议题设置,连续10年运维的品牌栏目《科普看台》推出主题报道500余期,兼顾常态化科普与应急科普,贯通科学成果及其攻关历程阐述科学家精神,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指引公众科学理念的形成。 越是技术强支撑时代,越要重视人文性追求,应通过气象科普传播为受众提供价值标准、道德规范,使得科技精神与伦理精神达到互洽状态。所谓满足受众诉求不再是简单地迎合诉求,而是更多地利用数据算法、舆情追踪为用户精准画像,实现高价值科普信息的精准触达。
拓宽“造船与借船”并行的实现路径
气象科普传播的必要路径有二,分别是科普产品生产线的建立和传播渠道的延展畅通。前者属于内在路径,后者属于外围路径。 气象系统作为气象科普内容生产的关键组织者,近两年探索建立“一天气过程一策”“一灾种一策”的科普联动机制,有效集约了国、省、事发地气象部门的创作力量,提高了传播效能,颇具启发性。大气无国界,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发展区域跨度大,作用力可能涉及政治、社会、经济、环境等方方面面,将其作为主体的气象科普传播从前期生产端到后期输出端,必然要秉持联动开放的原则,坚持“借船出海”与“造船出海”两路并行。其中,内容生产线的建立需经过充分的资源挖掘与整合,传播渠道的构建需重视媒体“朋友圈”的规划与建设,形成行业矩阵、媒体矩阵,互相借力。 以辟谣为例,当下的气象谣言往往以伪科学的外衣作掩护,借助自媒体疯狂传播。气象科普绝不能在其身后追逐拼速度,拼的应该是前瞻性、权威性,是科学预判下先声夺人的主动权,是所搭载内容的智慧含金量。这客观上对创作团队、传播平台、运行机制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应集合最权威的气象科学家作为信源,提早完成供给侧内容储备,联合最具影响力的主流传播平台,持续扩大音量、放大面孔、加深印象,调用最及时的反馈信息,全面激活创作者、传播者、受传者在气象科普传播链条中的作用,组成气象科普传播“舰队”。 由于知识的快速更新、受众群体知识水平多层次、伪科学的挑战等原因,气象科普传播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要紧紧抓住其作为大众传播的特征,不断提高信息的覆盖面和触达率,久久为功。■ (作者单位为立博体育在线: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24年2月刊 科学传播)
|
||||
发E-mail给: | ||||
| 打印 | 评论 |
| ||||